金匮肾气丸

金匮肾气丸

SKU: HJ-107 分类:

处方来源: 《金匮要略》

组成: 桂枝,附子,干地黄,山药,茯苓,牡丹皮,泽泻,山茱萸

功效:温补肾阳

主治:肾阳不足

病症:腰痛脚软,下半身常有冷感,少腹拘急,小便不利,或小便多,尺脉微小,舌淡而胖,苔薄白不燥,及脚气,痰饮,转胞,消渴等证

方解:本方最早见于汉?张仲景所著的《金匮要略》。该书在《血痹虚劳》篇中名“八味肾气丸”;《痰饮咳嗽》与《消渴小便不利》篇中俱名“肾气丸”。由于方出《金匮要略》,共由八味药组成,故后世通称“金匮肾气丸”、“八味丸”或“八味地黄丸”。本方药味即六味地黄丸加肉桂、附子而成。原方为桂枝,但后世多用肉桂。王太仆所说的“益火之源,以消阴翳”,全面概括了本方的功用。肾为先天之本,中寓命门户之火。《沈氏尊生书?杂病源流犀烛》曰:“阳虚者,肾中真阳虚也”。故补阳法主要是补肾阳。面色苍白、腰膝酸痛、腰以下有冷感、下肢软弱、少腹拘急、小便不利或溺后余沥,或小便频数,或阳萎早弱,或羸瘦消渴、脉小弱等。这些都是肾阳虚弱,下元失于温养之证。治宜温补肾阳为主。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,山茱萸、山药滋补肝脾,辅助滋补肾中之阴;并以少量桂枝、附子温补肾中之阳,意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。《医宗金鉴》称:“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,毫不在补火,而在微微生火,即生肾气也。”这正如张景岳说:“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,而生化无穷”。否则,恐阳未复而阴先伤,反不利于肾阳的振复。方中泽泻、茯苓利水渗湿,丹皮清泻肝火,与温补肾阳药相配。意在补中寓泻,以使补而不腻。综观全方,配伍周密,符合病情,用于上述病症,使阴阳协调,肾气充足,诸证自愈。本方用六味地黄丸壮水之主,加肉桂、附子补水中之火,以鼓舞肾气。经过水火并补,阴阳协调,扶正祛邪,则肾气自健。又本方仅用少量温肾药于滋肾药中,取“水火生气”之意,故方名“肾气”。另外,如由肾阳不足,不能化水,因而水泛为疾,或因肾不纳气,以致气喘;或由肾阳不足,不能蒸发津液,引起肾消;或脚气冲心,由于肾虚;或妇人转胞由于肾气不举等证,均可灵活地应用本方

加减:金匮肾气丸为温补肾阳的基础方,凡属肾阳不足之证皆可用本方治疗。以本方加牛膝、车前子,取名济生肾气丸,有温补肾阳,利水消肿的作用,可用于肾阴不足,小便不利以及腰重脚肿者,加鹿茸、五味子,取名十补丸,可用于肾阳虚弱,证见面色黧黑,脚冷脚肿,耳聋耳鸣,腰膝冷痛,肢体羸瘦,脚膝软弱,小便不利等

评价

目前还没有评价

成为第一个“金匮肾气丸” 的评价者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